第一章 数字电路的引入
数字电路的本质特征
通过「封装」导线上的电压、电流物理量的复杂、连续变化为「低电平」和「高电平」两种简单、离散的变量,数字电路的概念产生。
信号:高电平,低电平
运算:逻辑门
数电的逻辑门无非六种:与、或、非、与非、或非、缓冲门。
逻辑门的内部
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中,所有逻辑门都由 NMOS 和 PMOS 两类晶体管组合而成。NMOS 和 PMOS 合称 CMOS。
至于各个逻辑门的内部结构,详见农哥 ppt 。
补充 PPT 的一点,Buffer Gate 内部掌管电源导通的晶体管是互补的:
- 输入高电平,PMOS 管导通,高效传输高电平,但是它无法降低到地电位。
- 输入低电平,NMOS 管导通,高效传输低电平,但是它无法接近电源电压。
数字电路 v.s. 模拟电路
二者互补存在。
- 模拟电路容易受到干扰,但是能够更加真实地体现「真实」的数据。
- 数字电路必然无法完全体现「真实」,但是它抗干扰能力强、方便进行计算处理。
下面这个波形的对比也许能够让你从底层更加感受到这种区别:
数字波形 v.s. 真实波形
//TODO 也许在实验室用示波器会有感觉,我现在还不知道填什么比较好。
逻辑设计
数字逻辑电路的设计有以下三个层次:
- 晶体管级别
- 逻辑门级别
- 行为描述级别(HDL)
如何类比呢?越接近底层,可复用的部分越多(成本越低),效率越高(通常电路的效率和电路规模相关,每个晶体管导通都需要 10ps+ 时间),但是也越难设计。
NOTE
晶体管可以看作汇编语言!逻辑门可以看作是 C 语言,HDL 可以看作是 Java 语言! 这就是我们的户晨风归纳法啊
IC 规格
//TODO 感觉忘记了很多,以后用到再来补充。
第一周状态自评:感觉部分基础知识之前自己玩 STM32, 高中看同学玩 FPGA,以及上学期的三合一电子技术课程学习到了一些,所以还是相对而言感到轻松。我应该珍惜现在的宽裕时间,为后面做准备。
很闲的我把 Typst 数电实验报告模板搓了出来,不准备折腾 typst 画电路图了,准备直接用 protues 画然后导入。